English

“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意义

2001-04-17 来源:光明日报 夏伟东 我有话说

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是站在新世纪的历史高度,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基础上提出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治国方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全社会正确估量道德的社会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党重视道德建设的自觉意识。

对于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既不能无限夸大,主张“道德万能论”,也不应随意缩小,宣扬“道德无用论”。“道德万能论”和“道德无用论”,都是对道德的社会效用作了错误的、片面的理解和定位。前些年,在我国社会中,“道德万能论”和“道德无用论”都有一定的市场。影响较大的是“道德无用论”。“道德无用论”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认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建立在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就是利用“看不见的手”(在经济上是市场、在人性上是自私的动机)驱使个人发财致富,因此,市场经济同道德、特别同集体主义道德是相矛盾的。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天然障碍,市场经济只能讲法治,而不能讲德治。这样的观点,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乃至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都是十分有害的。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对于正确估量道德的作用,无疑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强调“以德治国”,不仅是反对“道德无用论”,而且强调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加大全社会进行道德建设的力度。从这个意义说,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不但要提出系统的道德规范,而且要使这些道德规范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人心,由外在的规范转换为内在的良心,使社会舆论与道德良心相互呼应、相互映照。然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充分肯定道德和道德规范的作用,充分肯定道德舆论和道德良心的作用,归根到底,是必须充分肯定道德建设的作用。

第二,有利于在新形势下调整社会关系特别是调整社会的利益关系。

道德调整利益关系的特殊性在于,当个人与社会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通常情况下,一个有道德的人,总是优先考虑照顾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一个有道德的人,还会为社会集体和他人牺牲自己的利益。从古至今,在各个社会成员彼此竞争的情况下,一个社会要稳定、协调、健康地发展,相当程度上,要依靠道德具有的特殊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功能。如果没有道德的这种在竞争中的合作、礼让的规范和精神,利益关系中的矛盾就不可能得到正常有效的缓和或化解,而只能日渐尖锐,最终发生激烈对抗。

“以德治国”,有利于积极主动地运用道德具有的特殊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功能,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到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之中,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关系,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使我国的经济社会能够在一个稳定、协调、健康的环境中,持续快速地向前发展。

第三,有利于加强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和塑造,有利于改善党风和社会风气,有利于清除消极腐败现象。

一个社会的凝聚力,往往来自于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而理想和信念,又总是要具体表现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上,因此,一个社会要增强凝聚力,就必须首先加强一元化的价值导向,靠共同理想和信念去团结社会成员。我国社会当前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以德治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正是坚定共同理想和信念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更多的则是国外大气候、国内小气候所新产生的。比较突出的,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最为关注、最不满意的问题,就是消极腐败现象。这些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如何才能根除,需要我们认真反思,找到根源,拿出解决的办法。从思想道德入手,狠抓“德治”,才能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升华人生境界,提高道德觉悟,进而从行为上、体制上清除消极腐败现象,使党风和社会风气得以根本好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